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德宏州乡镇志愿消防队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4-06-28 08:32:5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8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德宏州乡镇志愿消防队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德宏州人民政府公告
第10号



  现公布《德宏州乡镇志愿消防队管理暂行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德宏州乡镇志愿消防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乡镇志愿消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乡镇防御和扑救火灾的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和《德宏州乡镇志愿消防队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乡镇志愿消防队,是指由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依托辖区公安(边防)派出所管理,由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或者治安联防队员组成的消防队伍。每个志愿消防队人员为10至15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德宏州行政区域内的乡镇志愿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由乡镇人民政府领导,由辖区公安(边防)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并接受县(市、区)级公安消防大队的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
  第五条 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将乡镇志愿消防队的工作纳入公安(边防)派出所业务工作范围,进行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并实行考核制度。公安消防大队每年至少对辖区的乡镇志愿消防队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
  

第二章 队伍建设


  第六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统一建在辖区公安(边防)派出所内,设置固定办公场所和配置消防装备设施。
第七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统一称为“××县(市、区)××镇(乡)志愿消防队”,在适当位置悬挂。
  第八条 每支乡镇志愿消防队至少应当配备1台手抬机动泵,口径65毫米消防水带5盘,水枪2支和10具ABC干粉灭火器,3套消防战斗服(包括头盔、上下装、胶靴、安全带、手套)和一些自制火钩等简易灭火器材。
有条件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配置必要的消防车辆及先进的消防装备。
  第九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实行乡镇领导负责制。主管消防工作的乡镇领导为队长,派出所负责人或其他部门领导任副队长。
  第十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的建立或撤销,须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德宏州公安消防支队备案。


  第三章 队伍管理


  第十一条 坚持“从严治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方针,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计划、检查、考核、总结、奖惩等必要的制度。
  第十二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当日执勤人员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离队时,要按规定请假。
  第十三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不得随意减少执勤力量,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减少时,要报请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第十四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执勤器材装备和人员,因故失去执勤能力时,要立即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公安机关报告。上级机关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补充。
  第十五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的执勤装备不得用于灭火、训练、抢险救援以外的其他方面用途。特殊情况必须动用时,要报请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动用的要追究责任;影响执勤造成后果的,要严肃处理。


  第四章 工作职责


  第十六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档案;
  (二)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公安机关汇报工作情况;
  (三)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技能训练和消防队员基本功训练,提高队伍的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
  (四)及时扑救初起火灾事故,并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五)根据公安(边防)派出所的统一安排,协助派出所开展防火检查及消防宣传工作,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向派出所报告;
  (六)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和当地派出所调查火灾原因核查火灾损失。
  第十七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队长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掌握志愿消防队的灭火执勤力量,督促队伍保持规定的战备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掌握责任区内的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有关情况;
  (三)督促检查各类器材、装备,使其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四)接受上级的命令、指示和下级的请示报告,并及时妥善处理;
  (五)接到扑救火灾或抢险救援命令,立即组织志愿消防队员赶赴现场。
  第十八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遵守有关规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二)掌握所配消防器材的性能、用途,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确保器材的完整有效;
  (三)接到出动信号,迅速赶赴火灾现场。
  第十九条 消防泵操作人员主要职责:
  (一)熟练掌握消防泵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消防泵,保证消防泵性能良好;
  (二)熟悉责任区道路、消防水源有关情况;
  (三)接到出动信号迅速到位,做好出动准备;
  (四)灭火归队后,及时补充油、电,检查保养器材,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保持战备状态。


  第五章 执勤备战


  第二十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业务训练和执勤备战参照《公安消防队执勤条令》、《消防技能训练规则》和《公安消防队灭火战斗条令》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应当经常性地保证有4人(其中1人为消防泵操作人员)参加执勤备战。
  接到火灾报警或公安机关出动指令后,值班队员立即携带器材装备出动,并同时报告乡镇值班领导。
第一出动力量不应少于3人,其中1名负责消防泵操作、2名战斗员。
  第二十二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参加责任区的火灾扑救、社会救援所损耗的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给予补充。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二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乡镇志愿消防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保障乡镇志愿消防队各项业务工作经费的正常支出。
  鼓励单位和个人捐助乡镇志愿消防队伍建设。
  第二十四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队员在业务训练、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中受伤、致残或者牺牲的,应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医疗、抚恤等问题。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五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成绩显著的,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乡镇志愿消防队员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由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热爱消防工作,积极参加消防活动,成绩显著的;
  (二)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事迹突出的;
  (三)及时发现并报告火灾隐患,避免火灾发生的;
  (四)积极扑救火灾,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或公民财产的安全表现突出的;
  (五)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消防队员给予适当的补助。
  第二十七条 志愿消防队队员在业务训练和火灾救援战斗中,不履行职责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德宏州公安消防支队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二○○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宣传和检查活动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关于开展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宣传和检查活动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国质检联(200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厅(建委)、旅游局、妇联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确保“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游乐场所和旅游场所广大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请各地于今年5月份,继续深入开展“为了孩子的安全快乐,为了明天”的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专项安全宣传和检查,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抓住重点,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普及安全知识,营造安全氛围
当前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游艺机和游乐设施事故不断。1999年贵州马岭河风景区索道发生14人死亡,22人受伤的重大事故。尤其是去年“五一”节前后的一周内,江苏、湖南、广西连续发生了3起“太空船”游艺机事故。各地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重视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明确各方安全责任,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1.宣传安全法规。各地要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和现场咨询服务方式,大力宣传《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游乐园管理规定》(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85号)、《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技监局〔1994〕08号)、《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标准》(GB8408—2000)、《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1997)和《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12352—1990)等规章和标准,扩大社会影响。
2.普及安全知识。各地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及游乐园安全管理知识,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印制和发放有关安全须知等宣传品。
3.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建立联系渠道,鼓励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投诉有关安全隐患,促进群众监督机制的形成。
通过宣传,普及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知识,督促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经营者贯彻执行有关安全法规,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环境。
二、加强安全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建立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坚决查处违章行为
各地相关部门要联合行动,认真检查本地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明确责任,不留死角。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立即处理:
1.对无生产许可证企业制造的游乐设施,要坚决查处并责令经营者停止使用;
2.对未按规定进行安装检测验收的、未进行定期检验的、以及经检查存在缺陷和隐患的,要责令进行整改和维修,经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不能按上述要求妥善处理的要责令停止使用;年久失修不能消除隐患的要责令停用;
3.对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经营者未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未制定游客乘坐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安全须知的,或者虽有上述制度和须知,但不完善、执行不严的,要限期整改;限期内未完成整改的,应责令停止运营;
4.要督促各使用单位制定游艺机、游乐设施和客运索道事故救援预案,配备适当的救护设施和人员,要有可靠的通讯联系渠道,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各地应在5月31日前完成上述各项工作,活动期间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相关部门。


200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婚案件两个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破坏军婚案件两个问题的批复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64〕沪高法批字第82号报告,对“中央批转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处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意见的报告”第二条第(一)(二)两项提出的两个问题,经我们研究后答复如下:
一、该报告第二条第(一)项指出3种一般的破坏军人婚姻的情况,可以免予刑事处分,采取批评教育、训诫等办法处理。如果犯错误的人是党员、团员或干部,建议党、团、行政组织酌予处分。其中“军人本人不愿意追究的”这种情况,是指军人妻子虽有过通奸行为,但军人本人不愿意追究,可免予刑事处分。所谓不愿意追究,也包括军人在案件作其他适当处理后,并不坚持要求给予刑事处分这一情形在内。至于对这项规定是否可以反过来理解,即虽有过通奸行为,但军人要求追究的,可给予刑事处分。我们认为,不能作这样的理解,对军人要求追究的,是否给予刑事处分,仍应按照该报告第二条所规定的总的精神和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该报告第二条第(二)项中“利用职权威胁、利诱成奸的”,是指利用职权威胁成奸或利用职权利诱成奸,二者有其一,即可适用这项规定。这里所说的利用职权利诱成奸,则指利用职权以政治上物质上的利益相引诱,而达到成奸的目的。例如,许以入党入团,提职提级,给予某种荣誉,或者慷公家之慨,不应奖励而奖励,不应记工分而记工分,不应多发供应票证而多发,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与利用职权相联系的。
三、报告所附李××破坏军婚一案,经查阅原卷,看不出被告有利用职权威胁或利诱的情节。但被告事前不听军人警告,与军属通奸被发觉后,又企图串通军属隐瞒罪行,没有悔改表现,这些情节是严重的,如果影响恶劣,也可以考虑判一点刑。由于在报告和原卷中看不出该案造成的影响,因此,究竟需不需要判刑,请你们研究决定。
此复

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涉及两个政策问题的请示

(64)沪高法机字第82号

最高人民法院:
我们在审核虹口区人民法院报批的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另附案例)时,对“中央批转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处理破坏军人婚姻案件的意见的报告》中,有两条政策理解无把握,请示如下:
第一,规定第二条第一项提到:“军人本人不愿意追究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采取批评教育、训诫等办法处理”。可否理解为:如果军人要求追究,可以依法给予刑事处分ⅶ
第二,规定第二条第二项,“对于与军属通奸,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利用职权威胁、利诱成奸的;或者明知为军人未婚妻子而与之结婚、姘居的,都应给予刑事处分。”其中“利用职权威胁、利诱成奸的”是指利用职权威胁和利诱成奸的,才能给予刑事处分,还是指利用职权威胁成奸,或者利用职权利诱成奸,只要两种手段中有其一,即应给予刑事处分ⅶ
基于对上述政策的理解无把握,我们在讨论李××破坏军人婚姻案件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种认为,李××利用职权利诱军属王××成奸,而且成奸前不听军人警告,事发后,又企图串通王××隐瞒罪行,军人张××和部队组织上都提出要求严加惩处,可以判处李××短期徒刑(最多不超过一年);另一种意见认为,李××虽系利用职权引诱军属通奸,但属一般性质,可以不判徒刑,给予党纪和行政处分。
1964年3月30日